公司新闻
[点击量:2431][来源:创选宝防静电专家(www.esdcxb.com)]
2019-11-10
众所周知,“消费升级”一直都是近些年的市场热词。无论是恩格尔系数的走势,还是各种消费品门类的齐全与质量的提升,亦或是新兴零售业态的接连涌现、广大消费者购物方式的丰富与体验的增强,都可以佐证消费升级的发生。
然而,2019年以来,我国消费市场却频现“异象”,上演了不少“悖逆”消费升级浪潮的剧情。
2019消费市场三大“异象”
经过梳理,我将今年国内消费市场的“异象”总结为三大类:
第一,收入增速偏低,“低档”商品畅销。
一方面,2019年前三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,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.8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6.1%,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为69.78万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6.2%,居民实际收入没能跑赢GDP增速。
另一方面,一些平日里人们看不上的“低档”商品持续畅销。自2018年起,二锅头、榨菜、方便面等商品的热销,曾引来市场的热议。而今年,这种状况延续了下来,引来人们对于“消费降级”的议论。
第二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态势持续。
在衡量消费市场景气程度时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是业内常用的指标,增速的高低与升降,往往被认为是判断消费是否旺盛的重要依据。然而,近些年该指标的放缓态势日渐显著,进入2019年仍是如此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10月当月,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为7.2%,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速为4.9%,创下历史新低;从前10个月的累计增速来看,名义与实际增幅分别为8.1%和6.3%。虽然今年个别月份的增速略有反弹,但难以掩盖其下滑趋势。
第三,汽车消费市场遭遇寒冬。
汽车的产销情况一向被视为内需市场的风向标,可进入2019年,我国汽车无论是当月产量还是当月销量,与近两年同期相比,均呈现出极为明显的下滑趋势。
眼下,我国正处于“释潜力、扩内需、稳增长”的关键时期,而上述三大“异象”给市场注入了不少担忧情绪。
不过,在我看来,这些看上去极为唬人的“异象”其实经不起推敲,如果深究下去,情况并没有那么悲观。更进一步,想要真正理解当前国人消费的真实现状,势必需要科学、全面、系统地加以判断,不该因一叶障目而陷入迷思乃至做出误判。
(来源:亿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