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[点击量:2628][来源:创选宝防静电专家(www.esdcxb.com)]
2018-02-07
一个好的创业者,需要有强的低头做事能力,也要有敏锐的抬头看天本领。以创始人的身份和成绩,我只能给自己打60分;而作为行业观察者的身份和成绩,我能给自己打80分。这是客观地评价,亿欧公司四年下来,我在具体的管人管事上做得很累,这和我创业前没有带过人有关;但公司在战略大方向上做得还不错,这和我创业前做过互联网分析师有关。
作为长期行业观察者和四年创业实践者,我很确定的一点是:互联网创业已经没有希望,接下来是产业创新的时代。实际上,2014年-2015年的创业潮已经是最后一波纯互联网机会。这个趋势如此明显,但从1998年开始、持续近20年的互联网创业黄金年代,有巨大的惯性,很多人的思维没有转过来,依然期望通过互联网创业一夜成名甚至扬名立万。
尽管创业者都可以喊出改变世界的口号,但顺时顺势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。如果非要比较“天时”、“地利”、“人和”在创业成功里面发挥作用的比例,“天时”会占到60%以上。很大比例的成功创业者,回顾成功之路时,会反复说到如何战胜一次次困难,并把成功的原因归源于此;这可能是分析创业成败的最大误区。
遇到各种困难,是创业的常态;而勤奋,这是创业者的基本门槛。对一个创始人来说,困难远远不止来自“方向、人、钱”三大核心工作,品牌、技术、产品、销售,只要是任何一块有短板,都会阻碍公司前进的步伐。一个悖论是,尽管专人做专事,但只要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对某块工作缺乏认知,该工作就不可能做好,也指望不上能招到合适的人来解决。说创始人是公司最大的天花板,尽管残酷,但就是如此。
科技互联网回归实体经济或实体产业,这是政策导向,也是行业趋势。但产业有兴衰,如何选择产业创新的方向,需要仔细分析。一个简单的筛选逻辑是:市场规模大、发展快速、市场格局相对分散、盈利能力较好的产业;再结合产业的数字化、在线化程度,找合适的切入口和时间点,并配合具体的打法。当然,基于热爱和兴趣,是更值得尊敬的逻辑。
在推动产业创新的各个变量里面,新政策、新科技、新资本、新理念依次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环境保护、军民融合、“一带一路”等新政策带来的变化很可能会超过我们的想象;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物联网等新科技,再也不能从纯技术、纯市场的视角理解;IVC(产业资本)、CVC(大公司资本)为代表的新资本,将继续挤压纯VC,成为决定性力量;消费升级、新零售等新理念,将和中国独特的人口结构碰撞,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机会。
进入新时代,尽管要期待美好,但要做好应对重大不确定性的准备。摆在中国新一代创业创新者面前的一道必须回答的问题是,如何探索企业的新老交替、制定基业长青的新制度。过去40年,中国产生了很多成功的企业,但绝大多数还建立在旧式的创始人主导一切的基础上;企业创始人与企业分不开,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,这是企业最大的风险。新型合伙人制度,即便面临失败风险,也值得去尝试。
(来源:亿欧)